情緒的自我照顧
發佈日期:2023.01.09
情緒是與生俱來的。胎兒即可感受到媽媽的情緒,出生之後,原始情緒中樞即有情緒記憶的功能,但不是以一般邏輯、語言、文字的方式記憶
文:龔頌美 諮商心理師
圖:freepik https://www.freepik.com/
情緒是與生俱來的。胎兒即可感受到媽媽的情緒,出生之後,原始情緒中樞即有情緒記憶的功能,但不是以一般邏輯、語言、文字的方式記憶;而是以身體反應、片段影像、嗅覺、聽覺、觸覺來記憶。沒有事件內容的來龍去脈、也沒有前後因果關係的理解。在兒童與青少年時期,人類獨有的高級情緒中樞(前額葉腦)尚未發展完全,可以感受到各種情緒卻無法以邏輯思考的理性方式管控情緒,在成長過程中對於情緒的不瞭解所產生的混亂和困惑就可想而知了!
在學習社會化的過程中,不論家庭教育或學校教育都教導要克制情緒,我們學會了哪些情緒是被允許表達的,哪些情緒是必須要隱藏的,哪些情緒表達出來會被嘲笑甚至被指責的。經年累月下來,我們成為功能良好的社會人,卻距離真實的情緒越來越遠。
在我們與人互動溝通或進行某件事的當下,每當出現負向情緒時,我們習慣壓抑、逃避、否認情緒,一方面是負向情緒讓我們感覺到很不舒服,我們不知道如何面對他,另一方面是害怕情緒的出現會影響正在進行的事情,我們的理性就強勢運作,把情緒壓下來。
但是這些被壓下來的負向情緒不會因此消失不見,只是我們用一些方法讓自己不去感覺到他的存在,但他依然存在,而且以能量的形式存在於我們的身體,久而久之會累積成各種身心症狀。很多習慣性的頭痛、胸悶、胃痛、肩頸背僵硬痠痛、便祕或腹瀉,如果檢查不出明確的生理病因,常常都跟長期累積壓抑的負向情緒有關。
當負向情緒出現的時候,請不要又習慣性地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去回應他。所謂「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是指:睡覺、運動、打電玩、看電視、吃東西、逛街血拚…這些事會讓自己不去接觸負向情緒,不去感覺負向情緒,可以讓自己比較舒服一點。但是這些方式也會讓負向情緒得不到照顧,等於是被我們壓抑、逃避、否認掉了!
當只有自己一個人在獨立的空間,我們可以花一點時間照顧情緒,和情緒共處。透過安靜坐下來,深呼吸,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面去接觸那個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情緒。慢慢接觸他、靠近他、完全浸在這個情緒裡面、然後穿透他。情緒就像小孩,不理他會鬧得更兇,但是當我們看見他靠近他接觸他照顧他的時候,他會安靜下來,然後告訴我們重要的訊息,然後完全消失。所謂的「告訴我們重要的訊息」指的是,例如:悲傷的情緒告訴我們,你失去了一個信賴的朋友!憤怒的情緒告訴我們,妳的界線被侵犯了!這些重要的訊息讓我們可以知道如何用言行對周遭的環境做適當的回應,所以情緒反而是幫助我們能夠更理性的處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