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傾聽,讓愛在家流動
發佈日期:2024.02.27
許多人誤以為溝通就是把話講出來,其實不然,溝通是一種訊息傳遞的過程。
文:張蓓雯 諮商心理師
圖:freepik https://www.freepik.com/
內建過濾器
在我的實務工作中,很多個案關係的困境都來自於溝通。許多人誤以為溝通就是把話講出來,其實不然,溝通是一種訊息傳遞的過程。當一個人將自己的計畫、想法或感受傳遞給他人知道時,另外一個人也要正確接收到對方傳遞的意思才是溝通。可惜的是,我們都有一個內建過濾器,只接收自己想聽到的部分,其他就充耳不聞。
「過濾器」代表我們在接受訊息時,如何聚焦這些內容。如果我們在溝通前,聚焦錯誤,很容易只抓取自己想聽的訊息,即使對方提供再多資訊,這些都會被我們的內建過濾器篩掉。聚焦錯誤,常常歸因於我們在對方開口前,就已經預設立場,把自己侷限在已經預定好的框架裡,為對方貼上我們認為的標籤,接收我們只想聽到的訊息。
框架其實也是舒適圈
框架的存在,其實既限制了我們,同時也保護了我們。我們在熟悉的環境重複習慣的動作,形成了自動化。這樣的熟悉感會讓我們感到安心,知道自己按照舊有模式不會遇到額外的麻煩,同時也為我們創造一個心理舒適的模式。漸漸地,我們只容許這些模式存在我們的世界裡,阻礙了我們擁有更大的空間,去追求更多的可能性。
鬆動框架後,我們才有機會移動到不同位置去觀察與思考,發現其他的觀點或看法。然而,打破自己習慣的框架並不容易,因為我們已經在這舒適圈裡,營造一個運轉完善的系統,也誤以為這套觀點就是世界的全部。鬆動框架前,我們先要瞭解自己的價值觀,知道自己重視什麼、討厭什麼,先看到自己的框架,有意識地對事物保持好奇心,隨時提醒自己不要急著下結論,相同的事情總會有不同的觀點與解決方法,有意識地拓展自己的視野,練習讓自己的世界變得更遼闊。
唯有先鬆動自己的框架,在關係中,才可以鬆動我們為對方架設的框架,不預設立場,讓兩個人的主觀世界有機會建立連結。
聽vs 傾聽
「聽」是指外界的聲音進入我們的耳朵,聽見聲音,但不一定有進入我們的內心裡。「傾聽」,是指我們主動想要了解對方傳遞資訊的背後感受、瞭解他的思考,想要從這些資訊裡,聽懂對方真正想說的話,嘗試找到雙方連結的點,走進對方的世界。
在家人身處日常的壓力或緊張時,一句「你還好嗎?」,這小小一句問候,就可以充分表達我們對家人的在意,也提醒家人,即使他們內心承受很大的痛苦,我們仍在他們的身邊陪伴著他們一起面對這些痛苦,他們並不孤單。
傾聽前,先準備好自己
傾聽之前,首要任務是營造一個安全的空間,讓家人可以無懼地說出自己內心想講的話,即使在其他地方需要帶著社會角色的面具,在這個安全獨特的空間裡,他們可以展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當兩個真實的人真誠且自然交談,彼此之間就能有真正的交流。
只想趕快解決問題是傾聽最常出現的阻礙,有時甚至對方還沒有訴說完,我們就已經用既有的框架去看待對方,為他該如何做下一個結論或建議,我們看到的,並不是眼前正在受苦的人,而是他們所呈現的問題。傾聽並沒有對錯可言,有時,我們真的當下無法提供立即反應時,也可以讓對方瞭解我們的感受。有時候,誠實說出自己的感覺,暴露自己的脆弱也會給別人打開心房的空間。
人永遠都會記得美好談話中,受到傾聽的感覺,即使他們不記得談話的內容。
傾聽他人也善待自己
傾聽他人的情緒又不帶有自己的立場或想像,不過度反應也不承攬對方的問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先將自己準備好,注意著自己的感受,傾聽自己身體要傳達的訊息,在疲憊或者是壓力大時,並找到自己的時間與空間處理這些情緒,並知道如何滿足自己的需求。不論是找人聊聊或者是保留時間給予自己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都是非常建議的方式。藉由整理自己的掙扎、痛苦與不安,我們能夠提供家人更好的支持。
善待自己和傾聽他人一樣重要。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需要讓自己有機會喘一口氣,對自己仁慈一點,要知道無論如何,我們都已經夠好了。